作品《吃水不忘挖井人》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传承,提醒人们在享受现在生活的同时,不要忘记过去的历史和付出,要继续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。
作者简介 作者:周秀芬(1942.12—)别名周淼,女,河北唐山人。擅长版画。196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。天津美术学院绘画系讲师。作品有《凉山轻骑》《考试》《女钻工》等。 党史背景
《吃水不忘挖井人》不仅仅是一幅艺术作品,它更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见证。 这幅画生动展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关心群众、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。这一精神不仅在当时激励了无数革命者前仆后继,更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它提醒我们,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我们都不能忘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先辈们。
作品赏析
周秀芬采用套色木刻的技法,使画面色彩鲜明且富有层次感。 红色、黄色等暖色调的运用,不仅展现了革命的热情与活力,还传达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和红军的感激之情。画面构图巧妙,以水井为中心,毛泽东、小女孩、战士等元素被有机地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平衡而富有张力的视觉效果。画中的毛泽东形象栩栩如生,他挑着担子的姿态显得既亲切又坚定,展现了他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的革命精神。 旁边的小女孩手提着篮子,里面装着红军的衣服,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红军的敬仰和感激。战士们疏通水井的情景也被生动地描绘出来,他们的形象充满了力量和决心。在细节描绘上也非常用心。 毛泽东口袋里的书籍这一细节被巧妙地展现出来,既体现了他的学识和修养,也暗示了他时刻不忘学习的精神。这一细节虽小,但却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少的文化内涵和深度。画家通过对环境的描绘,营造了一种真实而感人的氛围。画面中的沙洲坝干旱缺水的环境被生动地展现出来,与后来挖出水井后大家的喜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毛主席和红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的伟大功绩,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。